<
m7n5小说网 > > 娶了旺夫小夫郎之后 > 第383章
    至于有什么不大一样的,具体表现在,他在书院学习更努力了,中午也不怎么回家吃饭了,在书院的食堂里吃完之后就回座位前写字看书,勤奋的让人咋舌。

    大家都知道他家里有人去服兵役了,他心里难受,所以大家都理解。

    最近书院里讨论最多的就是打仗的事儿,如今临近端午节,本来应该举行的活动都被临时取消了。

    宋声听着班上的几个人在讨论这次的战事情况。

    “听说忠勇侯带的援军快到了,此前去云关的兵力不足八千,已经连败三次了,希望忠勇侯去了之后能够做一做敌军的锐气。”

    “听说皇上还派了一名皇子作为监军随忠勇侯一道出发了,另外又从河西道守备军处调了一万精兵过去。”

    “运往前线的粮草也都准备好了,听说不日就会押往前线。这次的粮草行军路线很机密,应该没什么问题。”

    “如今有了充足的粮草,还有这么多兵力,咱们肯定能赢的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宋声没有参与这次讨论,只是依旧准时买官府的邸报来看。

    前几天家里给他来信,说是四郎被分配到了后勤军里,应该没有什么危险。等到战事一结束,肯定就能回来了。

    只不过信上还说,李满被挑去了先锋营,恐怕是凶多吉少了。玉哥儿在家里难受的吃不下饭,眼睛都哭肿了。

    说是让宋声写封信回来安慰一下玉哥儿,说他都懂得多,说的话管用。

    宋声看完之后叹了口气,回了封信,安慰了一下玉哥儿。

    然后起身走到窗边,看着窗外雾蒙蒙的天气,心里头也在为他们揪心着。

    陆清给他倒了杯水,端了过来,说道:“相公,夜深了,早点睡吧,明天你还要早起去书院读书。”

    陆家这次去服兵役的人是陆鸣他大哥,也就是陆清的大舅舅。

    他们已经分了家,姜氏跟着陆鸣一起过日子,家中如今只有陆鸣一个男丁,而陆老大家中除了他,还有一个已经成年的儿子,大舅母王是舍不得让儿子去,只能是陆老大去了。

    虽然边境在打仗,但除了边关城池的老百姓之外,其他地方的老百姓们还是照旧过日子。

    毕竟对于他们来说,敌人没有打到关内,他们的日子依旧是平静的。

    宛平书院也是一样,平时读书上课学习跟从前没有什么两样,只不过夫子在给他们授课的时候,会多说一些关于军事上的谋略教习。

    日子匆匆走过,转眼就是半年之后了。

    距离上次征兵已经过去半年了,这半年的时间里,家中走的亲人都杳无音信。这对于老百姓的来说,有好有坏。

    因为每一个战死沙场的人,军队打扫战场后都会清点死亡人数和名单,然后把这些名单报给朝廷,朝廷会根据这些名单发放抚恤金给他们的家人。

    名单上没有的人,有可能就还活着。所以即便是杳无音信,也还存在着生还的希望。

    这半年里也大大小小的战事无数,不过每次来下放抚恤金的名单中,都没有宋成和李满。

    宋成其实还好,家里人只知道他去了军队后勤处的,应当没有太大危险。所以家里头的人最担心的人其实是李满,那可是先锋营啊!

    玉哥儿一开始愁容满面的,到如今也能淡定的去看下放抚恤金的名单了。

    每次没有在名单上看到李满的名字,他心里就松了一口气。

    一直到入冬头两天,有一场大的战事他们打赢了,消息传回国内,全国上下都欢欣鼓舞。

    要知道这半年内,虽然大大小小的战事不断,但他们打赢的次数很少。这时候胜利的喜讯传来,无异于是一剂良药。

    也就是在这一天,宋家忽然收到了一封家书。

    打开一看,是宋成写来的。

    一看这字迹就知道不是他写的,应当是军中的人代笔写的。

    宋成先问候了一下家中的亲人,然后立刻报了平安。后面又说自己如今正在为筹集下一批军粮做准备,只是自己到底身在哪,不能告知他们,是为军中机密。

    说完这些,又说了一些关于他在军中遇到了一些有趣的事,还说他过得很好,外面的世界很广阔,他很开心,说让家里不用挂念他。

    最后又说道如今他所在的地方买不着棉花,马上就要过冬了,军队里发的棉衣不够穿,说是能不能让家里给他寄一身棉衣过去。

    然后又感谢了一下奶奶有先见之明,走的时候给他揣了包银子,派上了很大的用场。

    一封信写了大概有两三页,话语简短,但一听就知道是宋成的口气,家里人都放心了不少,知道他平安无恙,不用那么操心了。

    只是宋成寄了一封家书回来,村里人还有别的人家也收到了家书。

    玉哥儿左等右等,都没等到李满寄来的家书。

    陆清安慰道:“四郎是负责运送粮草的,不用上战场,写家书也方便一些。阿满就不一样了,那可是先锋营,军队的纪律肯定也要更严格一些,说不准再过一阵子就能看到他写的信了。”

    宋成在信里说想让给他寄一套冬衣过去,家里人想着一套哪里够,刚好今年整个村子都种了棉花,大家都不约而同的做了两套棉衣,然后给官府那边专门负责寄送东西的人拿了过去。